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开发区新闻 > 文字新闻
张家港市文化馆的沙龙剧创作实践
发布时间:2024-01-17    来源:中国文化报

  1月12日晚,江苏省张家港市文化馆原创沙龙剧《夕·席·喜·戏》在张家港市城南文体中心群星剧场上演,现场座无虚席。5个节目以极具创意的方式衔接,在一个半小时内,带给观众诸多欢乐与感动。而“夕·席·喜·戏”四个字,还蕴含着启迪业界的深意……

  与自由、即兴的“学院派”或“小剧场化”沙龙形态不同,这台《夕·席·喜·戏》形散而神不散,由《如此催生》《门锁坏了》《瓜》《一点都不贵》以及第十九届群星奖获奖作品《打折》五部小品构成,彼此相对独立,又在情节间巧妙相连,分别以“催生”“老板与秘书的误会”“卖瓜”“送包”“饮品打折”等日常场景,诠释亲情、爱情、信任等人生话题,语言幽默、表演细致,充满生活味,又不失思想性,引人回味深思。

  演出过程中没有主持人、没有报幕,而是利用灯光、音乐、前景后景戏、小默剧乃至与观众互动等形式将各个部分有机串联,在保证作品流畅性和完整性的同时,让观众的注意力始终放在舞台上,从不同生活面观察人物经历,体验人物情感,为作品叫好的同时也定位自我、收获感悟。

  这是《夕·席·喜·戏》在群星剧场的第三次亮相。2023年10月,《夕·席·喜·戏》演出登上了2023年长江文化节的舞台,不久前还在苏州独墅湖影剧院进行专场演出,受到业界和观众的肯定。

  “演出形式新颖,节目个个好看,又能融汇一体,很有意思。我是专程来‘二刷’的。”从张家港市民冯女士的反馈中,记者了解到,编创者在演出结尾推出的即兴“彩蛋”也是吊足观众胃口的“一盘好菜”。

  “我们把沙龙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创作,排练中的创意碰撞不用说,就是在休息时,我们也围在一起讨论。大家自由表达,把好点子当场记录下来,形成文本,再迅速排练、演出以检验效果。”谈及创作过程,张家港市文化馆副馆长于天泊告诉记者,戏剧团队成员一直集思广益,互相激发灵感。

  “这版《夕·席·喜·戏》每个作品12分钟至15分钟,创作时间从2014年延续至2023年。”张家港市文化馆党支部原副书记、戏剧门类艺术总监苗壮介绍,2015年,张家港市文化馆业务骨干受邀到央视录制节目,开始有了串联精品的意识。2016年,该馆创排出首部沙龙剧,并在保利院线开展惠民演出。“最初,我们将音乐、舞蹈、相声、小品等不同艺术门类进行组合,整部剧更像是作品串烧。经过这些年不断打磨,才逐渐形成了以小品为主要内容,以音乐、舞蹈为多样化串场元素的艺术形态。”苗壮表示。

  “我们更主要的工作是惠民演出和下乡辅导,看剧本、改剧本、磨剧本之间就是我们的‘练兵场’,‘村村演’‘周周演’‘长江文化节’及‘长江流域小剧场艺术季’等演出平台就是我们的‘试金石’。”张家港市文化馆业务骨干吕至峰认为,团队成员的创作恒心和服务初心始终同频,造就了现在相对成熟的沙龙剧。

  仔细看《夕·席·喜·戏》节目单,会读出大量信息:“夕”是人约黄昏后的“你在,我在”,“席”包含“一席之地”,“喜”代表“你的喜欢”,“戏”目标是最好的戏。参与其中的每个演员都多次出场、频频“串场”。无论是年轻时尚的表达,还是演员的“万金油”工作状态,都蕴含着服务创新的“密钥”。

  “从2006年被确立为中国剧协(全国)小戏小品创作基地之一,至今,张家港市文化馆一直高度重视小戏小品发展,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。”中国剧协张家港(全国)小戏小品创作基地主任周光认为,文化馆推出沙龙剧,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创新,也是一次服务形式的创新。

  “我们是先有了沙龙剧的创作实践,再有‘夕·席·喜·戏’的文化创意,进而形成了建设沙龙剧社的想法,这得到了各方的广泛支持。”张家港市文化馆馆长张璇表示,小戏小品创作是该馆多年来的业务,已积累了100余部成型的佳作,能够为沙龙剧创新持续提供“养料”。相关人才队伍成熟度高、稳定性强、素质过硬、一专多能,是文化馆拓展新服务的根基。

  最近,张家港市文化馆正努力将“夕·席·喜·戏”注册为沙龙剧社专有名称。此举体现了品质化发展思路,其背后是张家港市文化馆所建立的高质量人才选拔机制、“四季”创作生产机制以及文化品牌创新建设机制,开辟了一条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价值递增之路。

上一条:张家港市首个“新市民之家”揭牌 帮助新市民“安心”又“安家”
下一条:央视《新闻周刊》“特写”我市24分钟紧急救援
与我们联系
  • 联系电话:+86-0512-53660867
  • 传  真:+86-0512-53660867
  • 邮  箱:info@investchn.com
Copyright © 2015-2024 InvestCH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:投促中国